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2005年初三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07  |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2005年初三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一) (二)  
   得分  
    
   一、语基(3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20分)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②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亲情这笔储蓄, 即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 
   的; 而不懂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 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 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 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 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学识的储蓄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1、根据所给拼音,在方格中填上合适的字。 (4分) 
   ① mǐn 灭 ②huàn 难 ③chān 扶 ④nì 耳忠言 
    
   2、从文段中找出二组意思相反的词。 (4分) 
   ( )——( ) ( )——( ) 
   3、结合语境,给下面词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义项。 (2分) 
   倾囊相助  
   注:①口袋:药~/皮~/探~取物 ②象口袋的东西:肾~/胆一 
   一缕春风  
   注:①线:千丝万~/不绝如~ ;②一条一条,详详细细:~述/条分~析 
   ② 量词,用于细的东西:一 ~麻/一~头发一~炊烟  
   4、文段中多次出现“储蓄”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储蓄”的注释是:“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或物积存起来,多指把钱存到银行里。”对文段中的“储蓄亲情、储蓄友情、储蓄知识”应该怎么理解呢? (4分) 
   ①储蓄亲情(或储蓄友情):  
   ②储蓄知识:  
   5、从文段中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五个,编一个小故事。 
   要求:语意连贯,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6分) (语言精彩,有新意另奖2分。) 
   选词:  
    
    
    
    
    
    
    
    
    
    
   (二)古诗文默写(10分) 
   6、默写上句或下句。 (2分)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 。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②子在川在曰:“ ,不舍昼夜。”(《论语》) 
   7、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4分) 
   ①《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 
   ②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 。 
   8、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描绘春天或含“春”字的古诗句。 (要求:诗句必须上下句相连。课内外均可。) (4分,附加2分) 
   ①  
   ②  
   *③  
   二、口语交际(10分) 
   9、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星期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有一个能使你每星期卖掉70桶的办法。”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① 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3分)  
    
   10、一位年逾花甲的学者到书店买书。他说:“有巴金的著作吗?” 
   营业员:“八斤?书要论部、论本卖,不论斤。” 
   老者又说:“有《艾青诗集》吗?” 
   营业员没好气地说:“没有!”等老者刚走,他就挖苦说:“大老头了,还买什么爱情诗集,不怕人笑话。” 
   ①这则笑话讽刺了营业员的什么缺点?②不过那位老者的话应该怎样说会更明白些呢?(4分) 
    
   11、上大学的儿子在回校的前一天夜里,与父亲闹得不愉快,很后悔。第二天,在临上火车的那一刻,儿子深情地向父亲道别,并表达自己内心的歉意和对父爱的感激。儿子应该怎么说? (3分) 
    
   三、阅读(5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曾妻之市①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②。” 
   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⑤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⑥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⑦。”遂烹彘也。 
   [注释]①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市:名词作动词,赶集。②彘(zhì):猪。③适市来:从集市上刚回来。④特:只是,只不过。⑤戏:开玩笑。⑥待:跟从。⑦非以成教也:这不是教育儿子的方法。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曾子欲捕彘杀之( ) 特与婴儿戏耳( ) 
   遂烹彘也. ( ) 妻止之曰 ( )  
   13、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曾子之妻之市。 B、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C、北市买长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D、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14、画横线句中有二个通假字,请指出,并把整个句子译成现代文。 (3分) 
   同 同  
   译句: 。  
   15、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本文小故事中,你认为曾子与曾子之妻在教育子女的观点上有什么不同,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 (请大胆说出你的看法)(3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生命的化妆 
   ①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②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使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⑧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④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种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谐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人竞化了红唇……” 
   ⑤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⑥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⑦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⑧“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的最后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⑨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⑩我为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⑾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表,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⑿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6、“我”对化妆及化妆师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认识表相到感知内在本质的过程,请用文中的词(或自己概括的词)将这个变化过程展示出来。 (4分) 
   好奇一 — —感叹— —  
   17、老化妆师把化妆分为哪三个档次,由低到高依次是: (3分) 
    
   18、第④⑤段中说:化妆的最后境界是“无妆”是“自然”,这样说法是否矛盾? 
   为什么? (3分) 
    
    
   19、第⑥段中说,读好文章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分) 
    
   20、文中说:“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细品味⑧段中画线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说出“一流的化妆”,使人的内在气质发生怎样的改变? (4分) 
   1、使人 2、使人  
   3、使人 4、使人  
   21、文章第⑾段写道:“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1) 这句话与第⑧段的关系是什么? (2分) 
    
   (2)这句话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2分) 
    
   22、揣磨⑾⑿段,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回顾你的生活,其中一定有如作者所说的令人“可惜”的人,请举一例简要说说。 (5分,若有特色,另奖1分) 
    
   2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作者最初认为化妆“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到后来自己“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 
   的观点感到惭愧”,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B、本文的主旨是以“我”对化妆的认识为线索,赞美了女妆师的深刻见解,语 
   言质朴,前后呼应,卒章显志。 
   24、读罢此文,相信你对“化妆”的内涵,有了一定的领悟。请以“人是需要化妆的”为话题,写一段感想。字数不少于100字。 (12分)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自小患上脑性麻痹症,四肢没有平衡感,手足乱动,口里念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这样的人在常人看来,已经不可能有前途与幸福。 
   但她硬是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个中国学生竟然这样问:“黄博士,你从小就这样子,请问你怎么 
   看自己?”在场的所有人都责怪这个中学生的不敬。但是黄美廉却十分艰难地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行字:“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很爱我;四、我会画画;五……”最后,她用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如果你不自信,那么请象黄美廉一样,找一张纸,把你所拥有的,全部列出来,你会发现,你就是富翁。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 是我最大的财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思想感情真挚、健康。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初三毕业质量检测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基(30分)  
   (—)1、4% ①泯 ②患 ③搀 ④逆 
   2、4% 贫困——富有 储蓄一支取 (教师把握) 
   3、2%① ③ 
   4、4%略(教师把握,理解正确,语言明白即可) 
   5、6%略(教师把握) 
   (二)6、2%①听取蛙声一片 ②逝者如斯夫  
   7、4%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4%+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口语交际(10分) 
   9、3%讽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的行为(一杯酒只装半杯) (意对即可) 
   10、4%①讽刺了营业员的无知浅薄,]以为是. 
   ②老者如果说:“有作家巴金的著作吗?有诗人艾青的诗集吗?”,意思会更明白些。 (每问2分,意对即可) 
   11、3%(回答要点:体现口语表达的特点)爸爸,对不起,昨晚是我不好。(1分)我走了,再见! (1分)谢谢您多年来对我的关爱。 (1分) (三个意思顺序可自行调整,注意口语的特点,意对即可。) 
   三、阅读(50分) 
   (一)12、2% 欲:想要、就要 遂:于是,就 
   耳:罢了 止:制止、阻止 
   13、2%D 
   14、3% 女同汝 反同返  
   译:他的母亲说:你回家去,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通假字:1分,—译:2分) 
   15、3%略,教师把握,言之有理,有自己看法即可酌情给分。 
   (二)  
   16、4% 误解 刮目相看 敬意 惭愧(意对即可) 
   17、3%脸上的化妆 精神的化妆 生命的化妆 
   18、3%不矛盾。“无妆”“自然”是指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看起头象没化过妆一样, 
   既自然又能表现人的个性气质。 (意对即可) 
   19、3%其一,好的文章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读的时候就象与作者进行心的交流: 
   其二,好的文章,作者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读的时候,好象与人物直接交流。 (讲对一点,意对即可。) 
   20、4%1、使人爱读书、思考、欣赏 
   2、使人乐观、自信 
   3、使人充满爱心 
   4、使人自尊自爱(意对即可) 
   21、4%①这句话对第八段的概括。 (意对即可) ②点明全文主旨。 
   、 22、5%+1%略(教师把握) 
   23、2%A · 
   24、12%略 语言通顺,有感想,能扣住题意。 (8分) 
   语言流畅、生动、有感想,能紧扣题意。 (10分) 
   语言流畅、生动、感想独特、有新意且合乎情理,扣紧题意。(12分) 
   四、写作(60分) 
   评法卷类 评价 评分 
   优卷(56----60) 切合题意,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突出,结构完美,语句流畅,书写规范、工整。 以56分为基准分,酌情加分。 
   良卷(46--55) 切合题意,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较规范、工整。 以50分为基准分,酌情加分或减分。 
   及格卷(36---45) 基本切题,感情真实,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结构一般,语句较通顺,书写较清楚。 以40分为基准分,酌情加分或减分。 
   差卷(24---35) 偏离题意,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结构较乱,语句不通顺,书写不清楚。 以30分为基准分,酌情加分或减分。 
   极差卷(0--23) 文不对题或严重未完篇,结构紊乱,辞不达意。 以23分为基准分,酌情减分。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