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广西自治区河池市中考语文试题(副题)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08  | 
 
 
  2004年广西自治区河池市中考语文试题(副题) 
   一、积累及运用。(18分) 
   1、工整地写出两个包含有“一帆风顺”中任何一个字的成语。字体力求工整、匀称、美观。(2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niang4) 坚韧( ren 4 ) 嗟(jie 1)来之食 
   B、缥( piao1缈 蹒( pan2) 坦荡如砥( di 3) 
   C、婆娑(suo 1) 无垠( yin2) 深恶( e4 )痛绝 
   D、赊(she1 )欠 襁(qiang3) 锲(qie4 )而不舍 
   3、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恣情:放纵感情。 看中。 
   B、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汗清:史册 
   C、销声匿迹:消失声音,藏匿形迹。 恬静:安静。 
   D、归省:回家看望父母。 预兆:预先露出来的迹象。 
   4、根据前后文意思,将诗句补充完整。(2分) 
   请不要给我涂脂抹粉,/ 施朱则太赤,/ 施粉则太白。 
   请不要随意打扮我,/ / 减之一分则太短。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能超过15个字。(2分) 
   [合众社联合国1948年12月10日电] “历史将这一宣言看成是联合国最显著的成就。”联合国大会主席赫伯特。 伊瓦特博士在通过《人权宣言》时说。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苏联集团国家和沙特阿拉伯及南非弃权。尽管这一宣言详细内容不完全清楚,但它在一个国际人权法案中规定了基本的自由。 
   答: 。 
   6.根据原文或要求填空。(8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在《出师表》一文中,作者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后汉倾颓的原因是 。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3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本文作者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 。你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 》等文章。(2分)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域 / 民不以 / 封疆之界 
   B.得道 / 者多助,失道 / 者寡助 
   C.威 / 天下 / 不以兵 / 革之利 
   D.多助 / 之至,天下 / 顺之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予观乎巴陵胜 状 
   B. 委而去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D. 兵革非不坚利也 上使外将兵 
   10.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  
   11.选出与“三里之城”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辍耕之垄上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此诚危急村亡之秋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 
   13.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和”的体会。(3分) 
   答: 。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一)(二)两篇文章(段),完成14——25题。 
   (一) 仰止钱塘潮 
   (1)一年一度的钱塘潮,总是吸引成千上万的人。观钱塘潮,我渴望以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目睹了钱塘江潮惊天动地的非凡场面。 
   (2)今天(注:今天:指1994年8月18日),钱塘水一如既往地流淌着,两岸却挤瞒了人山人海的观潮者。有人翘首引颈探望江水,看看有没有动静;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人扶老携幼,想挤占观潮最佳位置。 
   (3)“来啊!海潮要过来了!”突然有人大声喊道。人海涌动,人头攒动,大家不约而同,踮起脚跟,伸长了脖颈,一同向东眺望。 
   (4)遥远的东方,只见白光微微泛起,天空中乱云漂浮。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之后,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似有若无的极轻微、极琐细的声响,如同小蚊子的嗡嗡叫声,又像风吹铜丝般地细细振响。人们屏声息气,侧耳倾听。一为富有观潮经验的老人有把握地悄悄说:“没错,这正是海潮到来之前的预兆。” 
   (5)人海顿时活跃起来,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降临了。人群骚动,跑的,跳的,喊的,叫的,纷纷向江边拥挤。 
   (6)这时,只见东边模模糊糊,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在天水之间,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横江而来。刹那间,日晕云奔,寒气扑面,人们不寒而栗。还没等人们回过味来,潮头伴随震天撼地的雷鸣般巨响铺天盖地抢到你的面前。任人们狂呼乱叫,也无法听到,潮声如雷贯耳,耳鼓庶几被摧裂。人们为观潮的兴致所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目不转睛地盯住海潮,只见潮头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惊湍飞掠,白沫四溅,大者如瓜,小者如珠,满江喯射,如雪峰崩塌、玉山倾倒一般。 
   (7)潮头如一座雪白楼房顷刻倒塌。潮头过后,依然是一浪接一浪,前浪涌,后浪追,浪推云,云裹浪,云浪交织,好象水与天在空中撞击,其声势之大,令飞鸟惊愕;其动响之巨,让鱼鳖破胆。整个江面上,如同万头雄狮齐声怒吼,如同千匹骐骥奔驰在广袤雪原。我没有打过仗,在战场上,万马齐奔的场面,不过如此吧?我虽然到过锡林格勒大草原,但没有欣赏过群马飞驰在辽阔绿毯的壮观镜头,我想,钱塘潮丝毫不会逊色于千万匹骏马奔驰在草原上。 
   (8)我为钱塘潮的气势陶醉了:我喜欢这种惊天动地的巨响,我欣赏这种压倒一切排天挞地的壮观,真想一跃而入海潮之中,成为海潮的一分子,推波助澜,使海潮更汹涌,更壮观。我也在海潮的涌动冲击下,洗却我的脆弱,试炼我的胆量,增长我的勇气,使我在社会动荡的激流中,永做屹立潮头的弄潮儿。那样,我的人生,才无愧于钱塘潮的陶冶和启迪。 
    
   14.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答:  
   。 
   15.按要求在原文中用单横线划出下列相关内容的句子。(5分) 
   (1) 第(4)段:海潮到来之前的预兆。 
   (2) 第(6)段:海潮刚出现时的形态。 
   (3) 第(7)段:海潮高潮时的情景。 
   16.作者对钱塘潮气势评价的词语是: 。(限填8个字)(2分) 
   17.第(6)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对钱塘潮进行描述。请按要求分别从原文中各找出一个语句。93分) 
   (1) 。 
   (2) 。 
   (3) 。 
   18.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从文中看出,钱塘潮是由西向东推进的。 
   B. “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一句生动地写出横江而来的海潮景象,给人一种纯洁美好的感觉。 
   C. 对海潮潮头的描述,作者用一个“抢”字写出其快速推进的气势,用“潮头如一座雪白楼房顷刻倒塌”写出海潮潮头猛然跌落的壮观景象。 
   D. 写海潮“好象水与天在空中撞击”,“令飞鸟惊愕”,“让鱼鳖破胆”,目的是写出海潮在江面刚刚形成的情景。 
   19.“我也在海潮的涌动冲击下,洗却我的脆弱,试炼我的胆量,增长我的勇气,使我在社会动荡的激流中,永做屹立潮头的弄潮儿。”你读了这句话,一定回有许多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答: 。 
   (二)气候的威力(节选) 
   ①……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③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④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⑤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16.选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南极气候的巨大威力的?请概括说出。(2分) 
   答:  
   17、为什么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2分)                                   
   答: 。 
   18、在第(3)段中,用 和 的风速作比较,并举了  
   的例子,目的在于说明 。(2分)                                               
   19、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南极气候现象的一句话。 
   答: 。(2分)                                              
   20、对第(3)段“暴风雪之家”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 把南极比作“暴风雪之家”,说明南极也是人类居住之地。 
   B、 除南极之外,在其他大洲也有“暴风雪之家”。 
   C、 形象说明南极的暴风雪与全球的气候有关。 
   D、 形象说明南极刮暴风雪是平常的事。 
   21、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列举出一个“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取得成功的例子。(2分) 
   答: 。 
   四、作文(50分) 
   26.生活的味道,酸甜苦辣;生活的旋律,喜怒哀乐;生活的色彩,赤橙黄绿…………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作为初中生的你,生活也一定是多姿多彩的。在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一定经历了不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出现的真实地名、学校名、人名,要用英文字母或其他符号代替。 
   参考答案: 
   一.  
   1。只要能写出含有“一帆风顺”中任何一个字的两个成语即可(或四字短语)(2分) 
   2.C  
   3。A  
   4。增(或“加”)之一分则太长。(2分)  
   5。联合国投票通过《人权宣言》。(答“联合国通过《人权宣言》”也可)  
   6。(1)尚思为国戍轮台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莫道不消魂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6)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共8分。每空1分。错1字该空不给分) 
   二.  
   7。孔子 《生于忧患,死于按乐》(或:《鱼我所欲也》)(2分,每空1分)  
   8。 D (2分)  
   9。B (2分)  
   10。(1)“畔”通“叛”,背叛 。 (2)“曾”通“增”,增加。(2分) 
   11.D (2分) 
   12.使人民定居不迁到别处去,不能靠边疆的限制;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3分,每句 1分。关键词语:域 界;固 险; 威 利 )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三.(一) 
   14.“我”观钱塘潮;表达了作者要在社会动荡的急流中永做屹立潮头的弄潮儿的愿望。(4分,每句 2分)(意思对即可) 
   15.(共5分)(1)隐隐约约…………细细振响 (1分) (2)一条雪白的哈达……横江而来。(1分) (3)潮头如一座…………广袤雪原。(3分,每句1分,多划不给分) 
   16.压倒一切 惊天动地 排天挞地 (2分,每空1分,三个词语写出两个即给满分) 
   17.示例:(1)日晕云奔;(2)潮声如雷贯耳;(3)寒气扑面 (3分,每点1分,符合要求即给分) 
   18.B C (2分,对一项给1分) 
   19.(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4分) 
   三(二) 
   20.风速大;气温低(极度寒冷);气候变化莫测。(3分,每方面 1分) 
   21.气候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2分,意思对即可) 
   22.世界其他地方,南极;日本考察队员被风卷走;南极风速大。(3分,每空1分。) 
   23.“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2分) 
   24.D (2分) 
   25.(能举出例子即可,3分) 示例:修建水库 地热发电 潮汐发电 人工增雨 天气预报 
   地震预报 避雷针 防洪堤 ) 
   四.作文。略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