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余生》同步练习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05  | 
 
 
 荒岛余生 
 
  
 
文华中学  钟文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泅水(  )   沮丧(  )  斫痕(  )   冻饿之虞(  )   
 
2、本文节选自《      》,是   国人     写的。 
 
3、课文节选的部分,主要写了鲁滨孙被陷荒岛之初那种                  的矛盾心情。 
 
4、填空 
 
(   )无援    (     )未闻     (    )其事     知足(  ) 
 
不(  )之地     不可思(  )     (    )自慰      
 
5、加点的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这篇课文很深,不好理解 。 
 
  ②这中井很深,人们打水比较吃力。 
 
B  ①我捧上它,好像整个生命都在我手中。 
 
   ②捧上洁白的哈达献给解放军战士。 
 
C ①听了他的一席话,心里就放宽了一半。 
 
   ②生活水平提高了,手头比过去宽多了。 
 
D ①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 
 
   ②打仗的时候,他挂了两次花。 
 
6、“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7、写两句关于不怕挫折和困难的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不是``````恐怕我早已```````”的句式将下文中划线部分改写成排比句。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风雨光热,恐怕我早已霉烂干瘪苍白憔悴了。 
 
世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 
 
世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二、课内阅读  
 
  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把我每天的经历一一用笔记下来。我这样做,为的不是留给后来的人看(因为我不相信以后会有人到这荒岛上来),只不过写出来给自己每天看看,减轻一点心中的苦闷罢了。我的理智现在已经能够逐渐控制我的失望心情,因此我开始尽量安慰我自己,把当前的好处和坏处加以比较,使自己能够知足安命,并按照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我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 
 
  坏处 
 
  我陷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我现在被剔出来,与世隔绝,困苦万状。 
 
  我与人类隔绝,仿佛一个隐士,一个流放者。 
 
我没有衣服穿。 
 
  我没有抵御野兽和野兽的袭击的防御力和手段。 
 
  我没有人可以谈话,也没有人来解除我的愁闷。 
 
  好处 
 
  但我还活着,没有像我同船的伙伴们一样,被水淹死。 
 
  但我也从全体船员中被剔出来,独免一死;上帝既然用神力把我从死亡里救出来,一定也会救我脱离这个境地。 
 
  但我并未因为没有粮食的缘故,饿死在这不毛之地。 
 
  但我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住。 
 
  但我所流落的岛上,没有我在非洲看到的那种野兽。假使我在那里覆了舟,我又将怎样? 
 
  但上帝却不可思议地把船送到海岸附近,使我可以从里面取出许多有用的东西,使我终生用之不尽。 
 
  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9、鲁滨孙把每天的经历都记了下来,一个濒临绝境的人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10、仔细阅读以上文段,找出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语句。 
 
  
 
  
 
11、他在最不幸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12、你知道他在孤岛上生活了多长时间吗? 
 
  
 
  
 
13、鲁滨孙把自己的不幸处境作了分析,他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14、鲁滨孙在这种最不幸的处下是如何安慰自己的? 
 
  
 
  
 
   15、军人或一些有志于探险事业的人们,也常常接受一些 “野外生存训练”。通常的做法是用飞机将他们空投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荒岛或森林),给他们一点必需品,让他们呆上一周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是你,你需要哪些物品(越少越好)?你将如何克服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自己设置一种情境,按要求填写。 
 
①你需要的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可能遇到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克服困难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你读了此文后所受到的教益 
 
  
 
  
 
  
 
三、课外阅读 
 
(一) 
 
爱德蒙被抛进了海里,他的脚上绑着一个36磅重的铁球,正把他拖向海底深处,大海就是伊夫堡的坟场。 
 
爱德蒙不时地屏住他的呼吸。他的右手本来就拿着一把张开的小刀,所以现在他很快地划破口袋,先把他的手臂挣扎出来,接着又挣出他的身体。虽然他竭力想挣脱掉那铁球,但整个身体却仍在不断地往下沉。于是他弯下身子,拼命用力割断了那绑住两个脚的绳索,此时他几乎要窒息了。他使劲用脚向上一蹬,浮出了海面,那铁球便带着那几乎成了他裹尸布的布袋沉入了海底。 
 
爱德蒙在海面只吸了一口气,便又潜到了水里。当他第二次浮出水面的时候,距离第一次沉下去的地方已有50步了。他看到天空是一片黑暗,预示着大风暴即将来临了,爱德蒙又潜了下去,在水下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从前就很喜欢潜泳,过去在马赛灯塔前的海湾游泳的时候,常常能吸引许多观众,他们一致称赞他是港内最好的游泳能手。 
 
那座可怕的城堡渐渐地消失在黑暗里了。 
 
一小时过去了,在这期间,因获得了自由而兴奋不已的爱德蒙,不断地破浪前进。“我来算算看”,他说,“我差不多已游了一小时了,我是逆风游的,速度不免要减慢,但不管怎样,要是我没弄错方向的话,我离狄布伦岛一定很近了。” 
 
突然间,他感到膝盖一阵剧痛。他碰到了海边的礁石。 
 
这就是狄布伦岛了。爱德蒙站起来,向前走了几步,直挺挺地在花岗石上躺了下来,此刻他觉得睡在岩石上比睡在最柔软的床上还要舒适。然后,也不管风暴肆虐,大雨倾注,他就像那些疲倦到了极点的人那样沉入了甜蜜的梦乡。一小时以后,爱德蒙被雷声惊醒了。此时,大风暴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奔驰,闪电一次次划过夜空,像                        ,照亮了那浑沌汹涌,浪潮卷滚着的云层。 
 
                                           ——节自《基督山伯爵》 
 
17、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文字的主要内容。 
 
  
 
  
 
18、他是如何逃脱即将葬身海底这一厄运的?他事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9、伊夫堡是囚禁犯人的地方,“大海就是伊夫堡的坟场”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20、“当他第二次浮出水面的时候,距离第一次沉下去的地方已有50步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1、爱德蒙受人陷害,好多年后才侥幸逃脱,最后一段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重获自由后的那种幸福和疲倦? 
 
  
 
  
 
22、请将最后一句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23、从“那铁球便带着那几乎成了他裹尸布的布袋沉入海底。” 这句话中,你猜测出爱德蒙可能会有怎样的经历? 
 
  
 
  
 
24、第四段中“那座可怕的城堡”指的是什么? 
 
  
 
  
 
  
 
(二) 寻找生命归宿的年轻人 
 
①从前,有个年轻人,他很忧郁,总觉得自己生活得很不幸。他从来没有愉快过,更没有笑过,总是皱着眉头,阴沉着脸,头发长得很长他也不剪,懒得做任何事。 
 
②在家人的苦心劝说下,他去跟一位画师画画。他很聪明,只学了三个月,就掌握了不少的技巧。第四个月上他离开了画师:“这玩艺没什么可学的!” 
 
③他又跟一个商人学习做生意。他仍然很聪明,只学了半年,就碰上一次好运气,他发了财,赚了不少的钱。到了第七个月,他离开了商人,说:“这玩艺儿也没有什么可学的!” 
 
④第三次他遇到了一个哲学家。他跟哲学家学了一年,他觉得悟透了人生的道理,那就是一切都没有意思,一切努力都最终会被死神一笔勾销。他认识到死是伟大的,只有死才是永恒,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短暂的。 
 
⑤于是他离开了哲学家,准备寻找一个他最满意的地方,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走啊,走啊,走了很多的地方,都觉得不是理想的自杀地。后来,他到了昆仑山下的一片林子里。 
   ⑥“很好。”他心想,这个地方是最适合的位置,位于昆仑山下就算到了极地,空气干燥,流沙移动可避免尸体腐化,说不定能成为木乃伊保存到后世。何况这里人烟稀少,他死后可以清静,免除尘世喧嚣。他想好了,准备就在这地方安息长眠,明天就上吊。 
 
⑦第二天,他来到一棵五百年的核桃树下,正准备死,碰到一位白须垂胸的老人,老人正吃力地搬一辆陷进水渠里的毛驴车轮子,看见他站在树下,便对他说:“年轻人!你站在那里干什么,为什么不来帮我一下?”  
 
⑧年轻人觉得老人的要求是合理的,就跑过去帮他搬车子,他想,搬完车子再死也不迟。等到搬完车子,天已经快黑了,老人一定要感谢他,留他吃饭,他推辞不掉,心想,吃完饭再死也不迟。 
 
⑨就这样老人不断地请他再帮忙。植林带,不然流沙就会埋掉房屋啦;修水渠,不然庄稼就会干枯啦。一件事又一件事,年轻人没有理由推辞,只好干下去,一天天推辞死期。 
 
⑩秋天的时候,老人对年轻人说:“你不是一直要死吗?对不起,为我的事耽误了你这么久。现在,你可以去死了。” 
 
11年轻人看着这块美丽的田园,林带,葡萄架,堆满粮食的包仓,长满了绿草的水渠两岸,还有新盖的房子,盛开的鲜花``````这一切,全都和自己的汗水有关系,让他舍不得了。 
 
12他决定不死了,和老人好好活下去。 
 
13他又画开画了,画得非常好,而且他会做生意,卖画赚了不少钱。最后他开始总结和思考这里的人生意义,准备写一部哲学著作,题目就叫《生存智慧》。 
 
14据说,这个年轻人现在还活在世上。 
 
25、第一段从情节结构上看,是全文的引子,它所起的作用是                       
 
26、二、三段写聪明的年轻人学画画,学做生意,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然而他却想到了死。其原因是什么?作者写这些内容的意图是什么? 
 
答:原因是                                                             
 
    意图是                                                                27、这篇小说初读时感到内容离奇,细细品读又觉得故事的发展和结局都在情理之中,这与小说严谨的结构分不开。例如,情节上的前后照应就是结构严谨的突出表现。请结合小说的内容,举出二至三处前后照应的地方。 
 
  
 
  
 
28、对这篇小说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的生存与死亡有时也决定于偶然的因素。 
 
B 人在劳动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C 在运用自己的智慧中品味人生的幸福 
 
D 劳动成果体现了人生的美丽。 
 
29、小说的结尾说:“据说,这个年轻人现在还活在世上。”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0、这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很有特色,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其特色。 
 
参考答案 
 
1~4、略 5、B 6、拟人 对偶  7、略  8、不是风,恐怕我早已腐烂;不是雨,恐怕我早已干瘪;不是太阳,恐怕我早已苍白;不是热,恐怕我早已惟悴。 9、只不过是……减轻一点心中的苦闷罢了  10、“逐渐控制我的失望心情”————“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11、我们也可以……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12、28年零2个月17天  13、孤独、没在衣穿、面临野兽威胁 14、把我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加以比较   15、略  16、略   17、爱德蒙获得自由的经过   18、用小刀划破布袋和绳索  准备了一把小刀   19、犯人都被扔进了海里   20、游泳技术高超  21、比睡在最柔软的床了还要舒适  22、一条银蛇(一条火龙)  23、被当作尸体装入布袋,扔进海里 24、囚禁他的地方——伊夫堡  25、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26、他通过学哲学觉得一切努力最终都会被死神一笔勾销,只有死才是永恒的;为小说后面写年轻人真正明白人生意义作反衬  27、例如:第8段“再死也不迟”与第4段照应; 第9段“一天天推迟死期”与第5段照应; 第10段“你不是一定要死吗?”与8、9段照应。(还有多处) 28、A  29、创造劳动成果的人就会获得永生  30、情节构思曲折而又浪漫神奇,很巧妙地为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人公的思想发展过程服务(意对即可)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