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05年中考“五校联招”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25  | 
 
 
  福建省厦门市2005年中考“五校联招”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厦门六中、外国语学校四所一级达标学校和集美中学联合面向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四市招生(即“五校联招”),考试时间:5月21日、22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自信沉着,仔细审题,努力展示初中三年的学习成果; 
   2.全卷分三个部分,计30小题;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32分) 
   [一]完成1-9题(32分) 
   1.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下列提示填空:(13分) 
   (1)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1分)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分) 
   (4)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 , 。”都告诫我们要有忧患意识。(2分) 
   (5)友情,历来为人们所珍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留下真诚勉励友人的千古名句“ ,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则想像了与友人剪烛夜谈的情景:“ , 。” (4分) 
   (6)据悉,目前厦门市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不必感慨“ , 。”了。(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作答)(2分) 
   (7)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李白的诗歌,我们在课内外也学过不少,请你从已背诵过的李白的诗歌中,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句子意思应完整,两句的出处应不同。)(2分) 
   2.名著阅读。(4分) 
   《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这四部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一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并简述一个关于他(她)的故事。 
   3.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3分)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A.zǎi B.zài)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是 ,应改为 ;“载”的读音是 (填序号);“年年如是”的“是”在这里应解释为 。 
    
   4.老师读了一道数学题:5加4乘3等于多少?小明的答案是27。根据小明的理解,把这道题用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2分) 
   5.模仿例句的写法,展开联想,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2分) 
   种子在泥土中等待,因为它渴望光明;小溪在奔流中等待,因为它心系大海; 
   , 。 
   6.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2分) 
   ①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 ,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②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 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③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 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 维护 显现 B.检测 维护 显见 
   C.检测 维持 显现 D.监测 维持 显见 
   7.今年厦门要争创“全国首批文明城市”,请拟一则宣传标语,为厦门人的努力呐喊加油。(2分) 
   8.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本报讯)昨天,在圆明园的后湖施工现场,轰鸣的挖掘机正挥着大铲抹平已经“翻新”过的湖底,工人们正将一层白色的塑料膜夹进湖岸的石头层里。在旁边休息的工人高师傅称,圆明园的防渗漏工程从2月16日开始,现在全部湖底的防渗漏塑料膜已基本铺好,整个过程接近尾声。针对此举,许多专家、学者正呼吁有关部门立即停止这种行为。 
   9.本场考试结束后,假如你的家长不停地询问你语文考试的情况,你既想让家长放心,又想赶快转入下一场考试的准备,你该怎样对家长说?(2分) 
    
   第二部分:阅 读(68分)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0-13题。(1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 ①任末:东汉新繁人,字叔本,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  
   ②笈:书籍。  
   ③庵:茅草小屋。 
   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1)媵人持汤沃灌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腰白玉之环 
   (4)削荆为笔 (5)观书有会意处 (6)题其衣裳 
   11.选出与“以衾拥覆”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俯身倾耳以请 B、常以净衣易之 C、以记其事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3.王嘉认为:“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你赞同他的看法吗?为什么?(3分) 
   [三]阅读《美丽的徐闻珊瑚世界》一文,回答14—18题。(18分) 
   ⑴在我国大陆最南端,湛江雷州半岛徐闻县西海岸,有一个闻名全国,被誉为“水族大观园”的珊瑚自然保护区,区内的珊瑚礁绵延20多公里,面积达2000公顷。据专家研究,珊瑚礁已有近万年的发育史。 
   ⑵徐闻西海岸一带岸礁众多,海水清澈,水温、盐度稳定,非常适合珊瑚虫的繁殖生长。多年来当地一直十分注重生态的保护。保护区内的珊瑚种类繁多,达五十多个品种,其中软体珊瑚有千年佛、白汽泡、鸡冠花;硬体珊瑚有角星、海脑、扇形等等。 
   ⑶艳阳高照,风平浪静的日子,乘着小船在珊瑚丛上面缓缓滑行,犹如在一片美丽的丛林中漫游。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触手可及;还有散落在“丛林”中的“翡翠”、“玛瑙”,形态各异;时隐时现的“鲜花”,橙黄蓝白红,煞是可爱,美不胜收。不时还可见五彩缤纷的鱼儿与游船一起穿梭漫游,构成一幅奇异的海底风景画。 
   ⑷珊瑚礁群向来被海洋学家称为海上“热带雨林”。它占海洋面积不到0.2%,却栖息了1/4的海洋生物,供养着9万多种鱼类。我国的海南岛沿岸本来有中国最大的珊瑚礁群,历史在十万年以上,但因过度开发,仅10多年,有的地方已成了海底废墟。而徐闻的珊瑚礁群作为目前祖国大陆保存最完好的珊瑚自然生长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为了永远给子孙后代保留这一片天赐的生态自然景观,当地政府已制订了以保护为前提,结合生态和环境旅游的利用计划,要让这一颗明珠永远闪亮在祖国大陆南端的西海岸边。 
   14.文中为什么称珊瑚礁群(区)为“水族大观园”和“热带雨林”?(4分) 
   15.文章第⑴⑵段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4分) 
   16.文章末段写海南岛珊瑚礁群受损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17.请从写作手法或语言运用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⑶段的表达效果。(4分) 
   18.读完本文,你一定有所感悟。厦门也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假如你生活在美丽的厦门,你该如何做才不辜负这份大自然慷慨的馈赠?(4分) 
    
   [四]阅读《春天》一文,回答19-22题。(15分) 
   ⑴刚刚抖落掉冷酷的冰雪,刚刚穿越逼人的寒风,春天的微笑还很矜持。 
   ⑵还来不及静静地梳理梦想,还来不及铮铮地鼓起勇气,春天就拔节出活力。 
   ⑶浅浅的绿意渲染了浓浓的生气,淡淡的花香装点出烈烈的诗情。似乎春天突然给久久郁闷的人们一个朗朗的心情,突然给肃杀的世界一个暖暖的美景。 
   ⑷于是,春天成了一年之计,也成了一年之极。 
   ⑸重重的赞美把嫩嫩的花蕾压得在春寒中瑟瑟发抖,柔柔的和风把深深的期待幻化成神话中的玫瑰迷雾。清明的无限春光给了人们无限的思绪却也遮住了人们沉静的目光,盎然的春色唤起了人们一时的激情却也迷离了人们久远深刻的企盼。 
   ⑹春天的绚丽景象太容易让人误以为景象已达绝美。 
   ⑺其实,春天只是在初绽的冻土里播下种子,希望的果实还需要承接夏日骄阳和暴风雨的考验;春天只是在嫩绿的枝头绽出一抹新芽,金色的收获还需要厚实的秋天定格。 
   ⑻走进春天时的激动远远替代不了从春天开始的漫漫无语的生长。 
   ⑼走进春天,固然要以浓烈的深情书写壮志,以畅快的豪情激荡锐气,以饱满的激情挥洒雄风,但更需要以清醒的头脑沉淀躁动,以厚道的心地稳住偏激,以沉稳的步履踏破沉醉。 
   ⑽走进春天,请不要用缥缈的辉煌打扰我清新的构思;请不要用遥远的成功动摇我亲切的脚步;请不要用浅薄的结果撩拔我稚嫩的寻找。 
   ⑾走进春天,请勿打扰。 
   ⑿还是让我们不要为突然冒出的绿意而洋洋得意吧,绿色的升华注定需要执著的生长。 
   ⒀还是让我们不要为短暂诱人的花香而流连忘返吧,硕果的培育注定需要艰难的劳作。 
   ⒁还是让我们恭敬地开始,谦卑地起步,孤独地酝酿吧,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春天里不要做秋天的梦。” 
   ⒂所以,我不客气地说:走进春天,请勿打扰。 
   19.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于是,春天成了一年之计,也成了一年之极。 
   20.从全文看,作者有个性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看法是从哪一段开始的?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对春天的富有个性的感受。(4分) 
   21.你认为文中提到的“走进春天,请勿打扰”一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22.美丽的春天总会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请写出你对春天的个性化的感悟。(4分) 
   [五]阅读《机遇》,完成23-29题。(20分) 
   ⑴机遇,一个让人倾慕和神往的词。它,也许预示着一个个体人生的转折,也许潜隐着一个时代社会的变化,它指向了“ , ”的豁然开朗,传递“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颖悟,也点化出“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收获。 
   ⑵那么,什么是机遇?英语中,机遇被译成opportunity,或favourable circumstances,两个词虽有差别,但主要意义是共同的,就是把机遇看成是一种良机。显然,机遇是一个机会,且非一般的机会,而是一种有利的机会。这个机遇也许是你正苦苦等待的,也许是你模模糊糊的意念中所渴望的,它有助于你的人生发展,为个体或社会提供进一步前行的契机。比如,一个工作机会对于茫然于人才市场的求职者而言是一个机遇;一个升学机会对于专注于书海的学子而言是一个机遇;改革开放政策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机遇。 
   ⑶但,机遇并非空穴来风,机遇也并非横空出世,机遇从来就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的。科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在成功之前其实已经思考了半年,在一次偶然的梦境中,他突然梦见了这张周期表,于是水落石出,成了化学元素之父。但,如果你说这一切都是机遇的功劳,那就错了,没有长期的思索探求,这样的梦境是不会造访门捷列夫的,机遇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 
   ⑷只是,也许我们冥思苦想终不得,“为伊消得人憔悴”,依旧望不尽天涯路。机遇如寒塘鹤影,稍纵即逝。如何捕捉机遇?无捷径可走,只有在平日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才使你拥有面对机遇沉着应对的能力。观察事物的细节,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机遇才有可能在复杂纷乱的事物之缝隙凸现,就好像“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捕捉到机遇,实在非一日之寒,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硕果。 
   ⑸有了机遇,还得利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往往与挑战共存,只有突破个人或社会心理的思维定势,不怕曲折和失败,坚定努力地去做,才能“长风破浪”,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机遇,不仅仅是一种盼望,它是实践,是努力,是人生的一个个驿站。 
   23.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分) 
   “没有长期的思索探求,这样的梦境是不会造访门捷列夫的。” 
   24.依语境在第⑴段画线处填入宋朝陆游的两句诗。(2分) 
   25.细读第⑵段,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什么叫“机遇”。(2分) 
   26.文中列举门捷列夫的事例要证明什么?请你再列举一个能论证此观点的论据。(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均可)(4分) 
   27.文中⑶⑷两段的顺序可否互换,为什么?(3分) 
   28. 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简要谈谈你的感受。(3分) 
   29.扩展阅读,比较探究。(4分)  
   结合《机遇》一文,仔细阅读链接的三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第一则)从前有个猎人看到飞过来一行大雁,刚要张弓搭箭时,他说:“射下来就煮了吃。”他弟弟却说:“飞得慢的雁煮了吃味道好,飞得快的雁烤着吃味道好。”兄弟俩争论不休,就去找族长评理,族长建议:将雁切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争论完毕后,他们去找大雁,那大雁早就凌空远去了。 
   (第二则)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5岁时初次登台亮相,就显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能。那次,他母亲在演出时嗓子突然哑了,她只得离开舞台。这时场内一片混乱。舞台总监灵机一动,想到卓别林平时经常当着母亲和朋友们的面表演节目,就建议卓别林代替母亲上台。小卓别林面对着满场的观众,镇定自若,毫不拘束地唱了一首歌,接着他又是唱又是舞,一连表演了几个节日,特别是他模仿母亲唱那首《爱尔兰进行曲》时沙哑着嗓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赢得了热烈的掌声。由于他把握住了这次偶然的机会,以后才能走上艺术道路,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喜剧大师。 
   (第三则)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写下了104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是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当时,文稿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回,他十分痛苦,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夺过手稿,给他以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十六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还与他签订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 
    
   第三部分 作 文(50分) 
   [六]完成30题(50分) 
   30.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美国作家霍桑,曾经是个小职员。一天,他垂头丧气地回家对太太说:“我失业了。”谁知,他的太太听后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兴奋地叫了起来:“这样你就可以专心写书了!我一直相信你有写作的才华,你一定会写出名著来的。”有了太太的鼓励,霍桑终于成功了。 
   其实,鼓励很简单,有时只是投一瞥赞许的目光,送一句热情中肯的话语,甚至只是抚一下头,拍一下肩,鼓一次掌,喝一次彩…… 
   请以“鼓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情感,或表述说明,或阐述观点,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②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 
   ③题目或正文中不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若需要请用A、B、C……等字母代替。 
   (2)题目:这里有 (如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春天、阳光、丰富的宝藏等) 
   要求:①选用括号内所提供的词或短语(也可自己另选),补足题目,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 
   ③题目或正文中不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若需要请用A、B、C……等字母代替。 
    
    
    
    
    
    
   厦门市2005年中考“五校联招”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32分) 
   [一]完成1-9题(32分) 
   1.(1)月有阴晴圆缺(1分)(2)乱花渐欲迷人眼 (1分) 
   (3)思而不学则殆(1分)(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分)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分)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 分) 
   (7)要求符合题意,句子意思完整,两句出处不同。(每句1分,共2分) 
   2.说出喜欢的人物及理由2分,简述有关故事2分,故事必须有一定内容。 
   3.“消”改为“销”;读音选B;“是”解释为“这”或“这样”。(各1分,共3分) 
   4.回答时应突出先加后乘这一点,酌情给分。(2分) 
   如:5加4的和乘以3等于多少?  
   5.要符合题意,语意应与上文承接得当,表达应明确,避免粗俗。酌情给分。(2分) 
   6.A (2分) 
   7.要求语言简洁精练,意思明白晓畅。(2分) 
   例句:人人树文明形象,个个创文明城市 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军民齐努力,共建文明城 增强道德意识,提高文明素质 履行市民公约,遵守“十不准”规定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争当好公民、好建设者、好家庭成员、好学生  
   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 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全民齐建绿色家园,万众共建秀美厦门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8.要求表达要点突出,简洁精练,字数不超过20个。酌情给分(2分) 
   如:①圆明园铺塑料膜防渗漏,专家、学者呼吁立即停止 
   ②圆明园湖底“穿衣”,专家、学者紧急叫停 
   9.表达通顺、得体,合乎情境即可。(2分) 
    
   第二部分:阅读(68分)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0-13题。(15分) 
   10.(1)汤 :热水 (2)被:通“披”,穿 (3)腰:腰佩 (4)为:做成 
   (5)会意:对书中内容有所领悟 (6)题:写 (6分,每题1分) 
   11.B(2分) 
   12.(1)(我)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2分) 
   (2)人如果不学习,那么(他)凭什么取得成就呢?(2分) 
   13.要求观点明确,积极有益,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分) 
    
   [三]阅读《美丽的徐闻珊瑚世界》一文,回答14—18题。(18分) 
   14.称珊瑚礁群(区)为“水族大观园”是因为它面积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2分,说出要点即可) 
   称珊瑚礁群(区)为“热带雨林” 是因为“它占海洋面积不到0.2%,却栖息了1/4的海洋生物,供养着9万多种鱼类。”(2分,说出要点即可) 
   15.第①段:写徐闻珊瑚保护区的位置、面积及生成(发育)史。(2分) 
   第②段:徐闻西海岸珊瑚区形成的原因(环境)和珊瑚的种类繁多。(2分) 
   16.珊瑚礁形成不易而要破坏它却很容易,要避免重蹈覆辙。若答“要防止过度开发破坏珊瑚礁”或“要注意珊瑚礁的保护”也可。(2 分) 
   17.本题是开放性的,答题可从以下角度中任选一个切入:(1)写法上,用形色结合或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写得生动传神。前者如“‘鲜花’,橙黄蓝白红”,“散落在丛林中的‘翡翠’、‘玛瑙’,形态各异”;后者如“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 (2)语言运用上不同于前两段,写得更为生动形象,多用比喻,写出了珊瑚礁的美丽多姿。例如“翡翠、玛瑙”、“鲜花”。(能从以上角度中的一方面进行分析,语言通顺且有例子说明即可得4分;如果只有角度和效果而无例子分析的,只得2分。) 
   18.应从珍惜、爱护以及合理利用等方面作答。(依答题情况酌情给分,4分) 
    
   [四]阅读《春天》一文,回答19-22题。(15分) 
   19.计:打算(2分);极:指一年中最美的季节(2分) 
   20.第⑺段(1分)春天是美丽的,但春天只是美好的开始,还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去追求美好的收获。(意思与之相同即可,3分) 
   21.“不要沉醉于缥缈的远景而停止了追求成功的脚步。”或“那缥缈的远景不要打扰我们对成功未来的努力奋斗。”(与之相近的答案均可,3分) 
   22.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且言之有情、言之有理。(依表述的语言酌情给分,4分) 
    
   [五]阅读《机遇》,完成23-29题。(20分) 
   23.例句 “没有长期的思索探求,这样的梦境怎么会造访门捷列夫?”“没有长期的思索探求,这样的梦境岂会造访门捷列夫?”“没有长期的思索探求,难道这样的梦境会造访门捷列夫吗?”……(2分) 
   24.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 
   25.机遇指“一种有利的机会。”或“有助于人生发展,为个体或社会提供进一步前行的契机。”(意思相近即可,2分) 
   26.举门捷列夫的事例论述“机遇从来就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这一观点。(2分) 
   论据(略,2分) 
   27.不可互换。第三段讲述机遇从来就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第4段阐述如何做好准备,捕捉机遇,两者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3分) 
   28.应有明确的观点,且能围绕观点展开论述。(3分) 
   29.只要能抓住其中一则的要旨,并结合《机遇》一文的观点加以论述,言之成理即可。(4分) 
    
   [六]作文(50分) 
   (一)一般文体作文评分量表 
   等级项目 一(好)50-45 二(较好)44-40 三(中)39-30 四(较差)29-16 五(差)15-0 
   内容18分 要求 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较合题意和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有个别错别字。 基本切题,思想尚健康,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有少量错别字。 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错别字较多。 不切题,思想不健康,无中心,内容太空泛,错别字多。 
   分值 18-16 15-14 13-11 10-7 6-0 
   语言18分 要求 语言通顺,能注意简洁、连贯、得体。 语言较通顺,尚能注意连贯、得体,有少量病句。(1-3个) 语言大体通顺,尚能注意连贯。有一些病句。(4-6个) 语言不通顺,病句多。(7个以上) 语言不通 
   分值 18-16 15-14 13-11 10-7 6-0 
   结构8分 要求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段落衔接连贯,详略得当 结构较完整,有条理,能分段,有详有略。 结构基本完整,分段不够恰当,详略不够分明。 不成篇 不成段 
   分值 8 7-6 5-4 3-2 1-0 
   卷面6分 要求卷面清洁,书写规范、清楚。对标点明显错误者,每3个扣1分,最多扣2分;书写潦草难以辨认者,最多扣4分,整个卷面最多扣6分。 
    
   说明: 
   加分:内容深刻、表达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文采、构思有创新者,只要其中有一项特别突出的加1-5分,加到满50分为止。 
   减分:(1)没有题目减2分;(2)字数不足500字的,每少50字减1分。 
   (二)诗歌评分要求: 
   1、要合乎诗歌基本特征:①要有鲜明的形象;②要有充沛的感情;③要有精炼的语言;④有大致押韵更好。 2、行数不少于15行。 
   3、仍按作文评分量表(见上表)分为五等,按优劣给分。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