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0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大纲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5-21  | 
 
 
 济南市200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 
 
  
 
语   文 
 
                  (本稿系部分教师根据会议讲话整理而成,仅供参考) 
 
一、    考试性质 
 
济南市200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中考)的结果既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指导思想 
 
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较全面地评估初中毕业生的语文素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三、考试内容 
 
(一)语文知识及语言运用 
 
1.掌握现代汉语常用汉字的音、形、义,做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运用正确。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词语。 
 
3.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正确体会它们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 
 
4.能辨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能熟练运用修改符号。 
 
5.语言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并能根据要求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6.了解并恰当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能体会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效果。 
 
7.能运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基本文体知识来解读不同文体的文章。 
 
8.能运用小说、散文、诗歌的基本知识解读不同样式的文学作品。 
 
9. 能掌握课本中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等文学文化常识。 
 
10.能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梗概、文学形象及写作特色。 
 
11.能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进行口语交际。 
 
12.能综合运用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表达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二)古诗文阅读 
 
1.掌握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2.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4.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语句。 
 
5.能对古诗文的思想内容、文学形象及作者观点等作出概括并进行初步的鉴赏。 
 
6.能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句。 
 
 (三)现代文阅读 
 
能运用所学知识阅读课本之外的跟课文难易相当的现代文。 
 
1.  理解关键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2.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能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态度或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 
 
4. 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5. 能就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写作特色等作初步的鉴赏品评,提倡多角度有个性地理解。 
 
6. 能由文章的感情、观点、价值观和思维方法等产生联想和创新。 
 
 (四)写作 
 
1.能正确理解题意,根据要求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提倡有创意的表达。 
 
2.观点正确,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价值取向合理。 
 
3.内容充实,详略得当,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4.语言通顺,流畅,有文采。 
 
5.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6.能按照要求对文章进行修改。 
 
(反对学生写批判社会的东西,灰色的东西;反对背诵范文上考场) 
 
四、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试卷结构:试卷分四个大题: 
 
积累与运用(约占10%);文言诗文阅读(约占15%);现代文阅读(约占33%); 
 
写作(约占42%)。 
 
3.试题难度比例: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为6:3:1 
 
4. 试卷设置部分题目供课改试验区和非课改试验区考生定向选做。 
 
五、    题型示例 
 
见模拟样卷。 
 
附: 
 
语文考试范围 
 
一、新课程理论考试范围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专业知识考试范围 
 
《济南市语文中考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范围。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