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自学评估 
  
达标训练 
  
1.《出师表》作者是________(时代)政治家________(姓名)。“表”是古代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_______(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 
2.《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 
3.下列加粗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 
A.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猥(    )自枉屈。 
B.以咨诹(    )善道。  夙(    )夜忧叹。 
C.陟罚臧否(    )。  中道崩殂(    )。 
D.斟酌(    )损益。性行(    )淑均。 
4.对下列加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  未尝不叹息痛恨(憎恨)于桓灵也。 
B.以光(光亮)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 
C.亲(亲近)贤臣,远小人。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他,代指向宠)。 
D.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  以(所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5.请用“/”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并翻译。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 
(3)深入不毛________         (4)庶竭驽钝________ 
2.下列每组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苟全性命于乱世    奉命于危难之间 
B.先帝不以臣卑鄙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3.选文中“由是感激”的“是”指代是什么?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    ) 
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简述选文第一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1.下面是关于诸葛亮的一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照示例,写出另外列出来的六项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例:三顾:三顾茅庐。 
(1)六出________   (2)七擒________                        (3)东和________ 
(4)北拒________   (5)收二川________                (6)排八阵______ 
2.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事迹、传说、俗语有很多。课外查阅资料,写一篇《我了解的诸葛亮》文章,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三国  诸葛亮  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  刘禅  刘备  千载谁堪伯仲间 
2.①广开言路  ②严明赏罚  ③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 
3.A 4.C 
5.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翻译:略 
  
【能力提高】 
1.(1)见识浅陋,出身鄙野 (2)拜访 (3)长草木 (4)比喻才能平庸 
2.A 
3.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当今的大事。 
4.C 
5.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身份低微,生活淡泊,且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后概述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作铺垫。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开放探究】 
1.(1)六出:六出祁山。 (2)七擒:七擒孟获。 (3)东和:东和孙吴。(4)北拒:北拒曹魏。(5)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2.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