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秋期唐河县 
语文中招试卷分析会发言稿 
  
昝岗乡第一初级中学       徐涛 
  
各位领导,同行们: 
大家好! 
    今天全县初三语文教师共聚一起,共谋08年中招大计。在这喜庆的时刻,我代表昝岗一中的全体语文老师向教研室的各位领导和在座的同行们问声好! 
作为毕业班教师,面对08年中招,我们早已蓄足力量,整装待发。作为毕业班的语文教师,我们既有希望又有不安,因为语文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教学中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使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因此,今天借教研室领导提供的这个相互学习的好机会,就学生作题时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 
   今年全县的三年级已全部进入课改,使用的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所以单就去年非实验区试卷进行分析就有点单一。况且魏老师也一再强调要从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因此,我就结合近几年中招反馈的情况及学生平时做题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有所作用。 
    具体来讲,学生们答题有以下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字迹潦草,书写马虎,卷面不干净导致失分 
   俗话说:字是人的脸面,一份试卷也是这样,尤其是语文考试书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成绩。有的同学考试时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甚至龙飞凤舞,像梅花篆字一样根本认不得。还有的学生涂改现象比较严重,整份试卷火车道比比皆是,黑疙瘩到处可见。首先给阅卷老师一个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其次答案看不清楚,似是而非。再加上阅卷时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热、遇到这样的试卷,一律枪毙。比如近几年第一题的书写题,得分率一直不高,除了平时老师重视不够外,还有就是学生由于心理紧张,一上来就写,一写就错,一错就抹,一抹就失分。古诗文默写失分大多不是不会背,不是不会写,而是字迹潦草,看不清所致。 
    二、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失分 
    对常用的字音、字形掌握不牢固,尤其是易写错字因为不了解其意而不能真正掌握。比如“走投无路”的本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逃跑和投降都不行,这样就明白“投”不能写成“头”。另外对语法知识了解甚少,不知句子成分残缺为何物,不知词语搭配为哪般,修改病句时找不准病因,结果就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失分。文学常识填空题,错得不可理解,有差不多一半学生不会写“三调芭蕉扇”中的“芭蕉”二字,像“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出自谁写的什么小说?答案是鲁迅写的《孔乙己》,这是很经典的话,可惜有很多学生竟然答错了。 
    三、审题不清,对题干缺乏具体的分析而忙于答题 
    审清题干是作题的关键。在实际考试中题干要求让给加点的字注音,学生解释成意思。题干要求找不正确的结果,学生却找成正确的。比如;06年中招第一题:仿照下面的句子,在田字格中续写一句话,有些学生没有审清题干,根据平时做题的习惯,一见田字格就照抄,结果慷慨地把三分送人了。再如07年中招,半命题作文,题干要求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补全题目,有的同学审题不清,另选词语,与要求不符。另外,还出现题干中是两个问题,学生只答一个。等等。不一而足。 
    四、语言表达能力差,概括能力不强,语意含糊不清,辞不达意。 
    07年中招第7题的阅读材料题,其实,本题实质是一道综合性学习题,题目给了一个表格,两则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后,分析概括,归纳表达,综合考查学生的诸多语文能力。第1、2小题的答案只有11个字,可学生的答案大多在70个字左右,但因为有“意思对即可”的评分要求,所以,很多拉拉杂杂写了近100个字的学生也得了满分。尽管得了高分,却仍然反映我们的学生概括归纳能力不强,语言表达不精炼、不简洁等很多毛病。 
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学生们答题不顾说话对象,无视说话环境,不讲究礼貌用语,语言不委婉,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语言组织不严密,表意不准确等。说起这些缺点,我们真是“如数家珍”。“皆叹惋”。 
    五、对文章缺少深入的理解,断章取义。 
    考场上由于受心理素质的影响,有些学生只怕时间不够用,看一题做一题,导致答案不全面,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只看题目就凭空想象,脱离文本,本来答案就中文本中,而学生却另起炉灶,文不对题。 
    六、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近两年出现综合性学习中的材料探究、导游词、广告语、颁奖词、对名著的赏析,对文章的品味、对事实论据的补充等主观试题,这类题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平时上课,学生的自主意识没有调动起来,教师包办。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就我校语文组这几年的教学尝试,讲几点具体的措施,其实,也是班门弄斧。 
    1、学习课程标准,树立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品味、感悟,不牵着学生走,或者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另一方面我们又要重视课堂的实效性,不能为搞活动而搞活动;克服浮华现象,切实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以方法。 
    2、加强汉字书写的规范化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让学生建立常用的“错字”记录卡,反复巩固,古诗文默写加强对词句的理解,避免错别字。 
4、注意名言警句的收集,要求每班的黑板右侧设名言警句专栏,由学生们轮流选择书写,要求学生对所选名言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或感悟,在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陈述,并形成书面文字,悬挂在教室前面的墙壁上,学生可随时翻阅。 
5、分类归纳整理,要求学生平时对字音、字形、古诗文名句及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等有关内容分类归纳整理,进入第二学期大复习时,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重点,学生筛选记忆。 
6、指导学生归纳做题的方法,掌握做题的途径,明白做题的注意事项,了解掌握答案组织的方法。平时培养学生认真、准确审题,看清弄懂题目要求,按要求答题的习惯;答题时,要抓住重点,逐条分点,有条理的表述。 
7、注意课外阅读训练,尤其是注重搜集5月份《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视野》等知名报刊里的优秀阅读文章。像今年考的《让我看着你》《年轻人更需要反省》就选自《意林》07年11期和5月9日的《人民日报》。 
8、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思想上进,健康成长。      9、文言文教学重视对重要的文言词语理解记忆,平时注意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适时进行课外文言短文的补充阅读,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10、作文教学强调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相同与不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注意积累生活,积累素材,也积累词汇,锤炼语言,继续加强作文审题训练和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同时除了正规的大作文练习,还加强练笔(课标上规定一学年一万字)。         11、注重考前信息的搜集,像今年我市在考前邀请了省里的专家来送教下乡,其中的两位语文老师就传达了“将不再独立考查综合学习性内容”和“文言文将考查课外对比阅读”的信息,今年的中招语文试卷里果然就体现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