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文言中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  
2.     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道理和表明见解的方法。 
3.     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预习案 
Ⅰ.教材助读 一、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  讽齐王,齐王纳谏。.选文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得齐国大治的故事。(题解见课文注解1)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  是位贤明的君王。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二、了解〈〈战国策〉〉     1、学生自读文注①;     2、补充: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史书,其涉及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战国策》原名《国事》、《国策》、《短长》《事语》《长书》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三.背景资料: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因素。失去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得到“士”的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 
Ⅱ.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1)昳丽(      )   (2)窥镜(      )(3)肉食者鄙(       ) (4)纳谏(          )     (5)谤讥(      )     (6)期年(      )   (7)间进(       )        (8)小惠未徧(        )   
2、再读课文,把握重点词语的解释,并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 
 第二段: 
  
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3)、复述文章大意(邹忌比美    齐王纳谏    皆朝于齐)。 
  
(4)文章写了邹忌与家人的几次对话,请找出来,体会其语气;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但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 
  
①      邹忌在与妻、妾、客对话时的语气; 
 
 
  
②     ②妻、妾、客在回答时的不同语气: 
  
  
Ⅲ、预习自测 
1.     古今异义: 
今齐地方千里:古义:                      今义: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                    今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今义 
2、一词多义: 
朝:(1)、朝服衣冠                      孰:(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于是入朝见威王       
(3)、皆朝于齐                         (2)、孰视之    
于:(1)、皆以美于徐公                  若:(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皆朝于齐                         (2)、门庭若市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之:(1)徐公来,孰视之        (2)、暮寝而思之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臣之妾畏臣       (5)、王之蔽甚矣         (6)、燕、赵、韩、魏闻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忌不自信。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④王之蔽甚矣。 
⑤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1)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______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________及其结果。   (2)本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__________,以富国强民;本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说服齐王         
              探究案  
探究案 点一      按原文填空 (1)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                                                    (3)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二     文本理解; 
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2、从比美这样一件生活小事邹忌悟出了什么?并得出了什么结论? 
  
3、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 
  
4、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那么他用的是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5、你怎么评价邹忌和齐王?  
  
探究案二     综合探究  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训练案 
完成《文言文全能达标》练习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