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二十七中学八年语文教学案  
| 
 课题    | 
 课型    | 
 课时    | 
 累计   
课时    | 
 授课   
时间    | 
 主备人    | 
 审核    | 
 审批    | 
| 
 《饮酒》    | 
 新授    | 
 1课时    | 
 2课时    | 
 2014、   
2、18    | 
 于宏霞    | 
      | 
      | 
| 
 学习目标    | 
 1、初步了解诗歌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内涵。 2、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引领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块净地,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 
| 
 学习重点    | 
 背诵诗歌,准确默写。   
品味诗歌内涵    | 
| 
 学习难点    | 
 通过“采菊”“见”等表示动作的词,理解诗人的生活志趣。    | 
| 
 学习方法    |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 
| 
 学前准备    | 
 查找陶渊明《饮酒》组诗中的名句,感悟陶渊明的生活情趣。    | 
学习过程:  
一、 预习检测: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结庐 山气 日夕   
相与 真意   
二、 合作探究,品析内涵。  
(一)、诵读。  
1、听录音,读出韵味。  
2、全班齐读。  
(二)、自由朗读,小组讨论。  
1、诗歌前四句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  
   
   
2、怎样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含义?  
   
   
5、诗中最后两句应该怎样理解?  
   
   
6、谈谈你对本诗写作特点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最欣赏它哪些优点?请谈谈你的见解。  
   
   
四、展示提升。  
1、背诵全诗。  
2、通过对陶渊明作品的学习,你认为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五、课堂检测。  
默写全诗。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