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掌握第七段重点实词。   
2、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3、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学习重点】   
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学习难点】   
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学习方法】朗读 、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流程】   
一、预习检测   
(一)根据内容默写。    
1、哪句概括了与先帝共患难的历史?    
   
2、文中“卑鄙”具体指什么?    
   
3、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4、作者的政治愿望(战略目标)是什么?    
   
二、课内探究   
(一)小组合作解决翻译中疑难词句。   
(二)作者受命以来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怀着怎样的心情报答先帝的?    
    
    
    
(三)结尾处向后主提出什么希望?   
    
    
    
(四)文章最后一段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用心?   
    
    
(五)“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可见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心绪难平,情感复杂。根据你对《出师表》的理解,结合以往的积累,谈一谈一代贤相,智慧过人的诸葛亮“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原因。   
    
    
    
三、拓展延伸   
作者“报先帝而陛下”的真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一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四、训练检测   
(一)解释加点的字。   
以彰其咎( )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 )   
(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朝心“分别用原文和自己的话回答“天下计”和“老臣心”的含义。   
     
    
(三)后人对《出师表》的高度评价有哪些?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