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 
 | 
作者:diyanmiao  上传者:diyanmiao  日期:16-05-23  |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中 练 习 
                         语   文                 2016.5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共10分) 
柳,又名杨柳,极易成活,插条而生,“       ”,就是柳生命力旺盛的生动写照。柳遇春而发,叶细枝长,翠绿蓊郁,飘逸柔美。自古以来,柳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成为我国诗词中意蕴丰富的意象。 
在众多植物中,柳抽丝发芽最早,善观察的诗人常用柳作为报春的使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借柳寓指美好春光,表达逢春的欣喜之情。“柳”与“留”谐音,垂柳的“依依”情态又与人们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绪相似,所以就有了亲人或朋友离别时折柳赠别的习俗。李白的“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真切地写出了诗人折柳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柳”还常被作为故乡的象征,寄寓人们对家园故土的思念之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写出诗人夜晚听到折柳之曲而触发的思乡情怀。此外,柳的枝叶柔韧纤细,婀娜多姿,古人常用柳枝柳叶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即是形容女子腰肢的纤柔。柳还代表着君子形象,刘禹锡《杨柳枝词》中“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的诗句,将“垂杨”与“桃李”作对比,使“垂杨”朴实无华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在中华传统文化各具特色的载体中,柳意象丰富的内涵、独特的韵味一直为历代文人所青睐。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纤细(qiān)   婀娜多姿(ē)   “郁”字的第7画是“ ” 
B.纤细(xiān)   婀娜多姿(ē)   “郁”字的第7画是“ ” 
C.纤细(qiān)   婀娜多姿(ā)   “郁”字的第7画是“ ” 
D.纤细(xiān)   婀娜多姿(ā)   “郁”字的第7画是 
 |   |   
 
   
     
         
          | 标题: |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3310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diyanmiao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