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评课稿 >>
评课稿模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2-02


评课稿模版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评课还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促进整个教学改革向前发展。日常评课时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1、明确评课目的。
  进行评课,应该根据教研活动的目的或听课者听课目的确定评课的目的。评课时一定要围绕已确定的目的进行,做到既有理论阐发,又有具体的教学建议,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评课过程中,要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育与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通过评课,使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教益,学习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引导教师们善于把公开课教学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提高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水平,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做第一,鼓励每个教师都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因此,评课必须围绕这些已确定了的目的进行,以便使评课活动具有针对性,收到应有的效果。
  2、把握评课内容。
      评课评什么,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㈠评教学思想。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包括: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面向全体的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的思想,着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等等。在现阶段还应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教育新理念。
  ㈡评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的角度,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的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是否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否克服旧的惟理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再如是否将新授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一堂课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㈢评教法运用。即从教师对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法是否符合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处于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认识前提,安排好新旧知识的连结,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来自课堂中的各种信息,从正确的标准和已有的经验出发作出何种的评判,形成何种的反馈信息,又是如何处理反馈的信息,以及施行何种的偏差纠正方案等。
  ㈣评学法指导。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如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速度、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再如是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㈤评教学过程。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等。是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还是以“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的教学进程来安排。从新课改精神来看,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㈥评教学效果。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师给学生以成功机会,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装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有否确立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有时学生的见解很独特,教师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可以获取知识,取长补短。所授的这堂课在教学上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讲究评课的技巧。
    评课效果如何,这是个方法问题。方法得当,效果就好。否则就会失去评课的意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评课的方法技巧上应该注意:
   ⑴要抓主要矛盾。一节好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评课中,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应根据上课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如这节课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课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上,其他方面只作次要问题略提即可,切不可冲淡中心。
    ⑵要采用多种形式。评课要根据其范围、规模、任务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对于观摩示范性、经验推广性、研究探讨性的听课活动,应采用集体公开形式评课,通过集体讨论、评议,对所示课例进行分析评论,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共同评价,以达到推广经验的目的。
  ⑶要坚持激励原则。任何形式的评课必须要坚持激励性原则。通过评课活动,起到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作用。因此,评课过程中,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又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起到推动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作用。
 
评课稿的写法
    现在对案例,论文如何写研究的比较多,但对评课稿的写法没有一个很规范的定义,我想形式是次要的,关键是内容。综观看到的评课稿,有这么几种写法: 
  1、主题式。就是以某种教学理念为抓手、为线索,去展开评析。这类评课往往纵横捭阖、贯通全课;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比如,在这次王海英老师的评课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以章老师课堂上的有效生成为专题,分别以学习目标的动态生成――问题让学生提;认知结构的动态生成――方法让学生悟;学习方法的动态生成――思路让学生讲为主干,结合课的具体内容展开论述,最后还提出了两点建议:学习内容的动态生成――错误让学生析;引导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2、总分式。阐述一分为二,一般先整体概述,然后优点展开,接着指出问题,最后提出建议。这类评课稿最常见。但值得再次提醒的是优缺点的剖析要抓住特色,不能都往“一个箩筐”里装。
   3、测量式。这种评课稿需要课前有明确的观察主题,借助一定观察工具,采集教学片段中的某些数据;用理论分析这些量化的数据;提出改进或调整措施。比如郑海山老师针对课堂中的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进行观察,尤其关注提问中追问其,得到一组数据,并结合数据指出:“追问次数占总提问次数的36.36%。如果我们把教师的提问认为是预设的,把追问认为是生成的,对这样的数据进行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动态的分析,笔者认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与理性思维的时间是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对于复习课来说,这样的时间是否够?是要值得商榷的问题。但至少我们在课堂中是观察到了学生在有效追问下的学习状态和一般性提问的学习效率的区别。在有效追问下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的构建及思维的理性都得到了锻炼。”
  4、流程式。就是根据教学流程有目的地、适时地点评。通常在教学实录中间杂着教学点评。
  但就前面所说的,形式是次要的,评课时要对课堂行为进行通盘考虑,重视课堂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考虑指向教学过程的终极指标。并提醒自己在课堂行为中抽取理论,在理论中融入实际;并思考三维目标的整合,必须研究学生,关注教学过程中是否形成增长点、构建新旧交融点┉┉阐述时必须以效定性,突出科学性;以理析课,突出指导性;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只有实实在在抓住这些最基本要素,才有可能评得到位贴切,在给人以启迪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如何正确评课
《端午的鸭蛋》评课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评课稿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评课稿
《七颗钻石》评课稿2
《地毯下的尘土》评课稿
《我的第一本书》评课稿
《变色龙》评课稿2
《春酒》评课稿3
《约客》评课稿
《谈读书》评课稿
《皇帝的新装》评课稿2
《陈太丘与友期》评课稿2
《出师表》评课稿2
《紫藤萝瀑布》评课稿
《猫》评课稿
《登岳阳楼记》评课稿
评钟云想《绿色蝈蝈》
《答谢中书书》评课稿
《老王》评课稿
《范进中举》评课稿
《小圣施威降大圣》评课稿
《记承天寺夜游》评课稿3
《香菱学诗》评课稿
《金色花》评课稿
《绿色蝈蝈》评课稿
《河中石兽》评课稿
《木兰诗》评课稿
《乡愁》评课稿2
《共工怒触不周山》评课稿2
如何评课: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