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试卷
  | 
 | 
作者:潘宝红  上传者:潘宝红  日期:17-02-05  | 
 
 
 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初 三 语 文  
                                                    2017.1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茶,是一种植物,却与我们的文化根脉相连。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1-6题。(共12分) 
①中华茶艺,孕育于汉魏,滥      (伤 觞)于隋唐,发展于宋元,成熟、光大于明清。茶由药用而变为日常饮品,已逐步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而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人格、一种境界的象征。与此相应,茶具的发展,也表现为由大趋小,自简趋      (烦 繁),复又返璞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它与时代风气相涤荡,逐渐趋于艺术化和人文化。 
②唐代以前的茶具,文献有所提及,但大都语焉不详。那时茶具与食器不甚分明,相混而用。自从“茶圣”陆羽创作了《茶经》后,“茶道大行”,中国的茶,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境界。《茶经•器》列举了数十种煮茶和饮茶的器具,成套茶具,曾风靡朝野,以致“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③如果说唐代茶具以古朴为特点,那么,宋代茶具则以绮丽为时尚。宋代茶具,较之唐代,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煎水用具改为茶瓶,茶盏尚黑,又增加了“茶筅(xiǎn)”。这一切,都是与宋代风行的“斗茶”(一种近乎游戏的饮茶方式)时尚相适应的。 
④明清茶具呈现一种返璞归真的趋向,表现为      (祟 崇)尚陶质、瓷质。但这类陶瓷茶具之精巧绮丽,又非唐人、宋人所能企及。明代开始,对茶盏色泽的要求,又出现一大转变。明人屠隆《考盘余事》中称“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许次纾《茶疏》说“纯白为佳 |   |   
 
   
     
         
          | 标题: |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试卷 | 
         
         
          | 文件大小: | 
          1511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潘宝红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