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2
  | 
 | 
作者:wsr20021118  上传者:wsr20021118  日期:17-04-14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 
    石家庄市桥西区第三十二中学      王淑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属第五单元(先秦诸子散文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孟子》两章.下面我就按说教学理念,说教材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作业设计,说教学评价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学理念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养。 
2、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更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拓展语文的外延。 
 
二、说教材学情 
 
(一)教材地位及学情分析 
      纵观初中文言文的编排,文本的理解难度和哲思意蕴都在增加,最终回归到了起点先秦。《<孟子>二章》属于九年级下册,这单元的文章都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名篇,这些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精辟而富有特色,故事情节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运用能力,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七年级文白混杂,目的是让老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文字”,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经过一年的训练,八年级后文言文集中到了五、六单元,集中学习了一批文言精品,为阅读文言文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八年级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开始学习鉴赏;九年级需要学生感悟文言文背后蕴含的道理和文化。初中三年级,每个学段都有各自任务,如果没有教学的连续性,学生的文言文认知水平始终在原地打转。 
 
(二)课文特点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然后又从守城失败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并且在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结构缜密,气势恢宏,笔酣墨畅。 
 
(三)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                                       (知识目标)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能力目标) 
   3、挖掘“人和”渗透的圣人哲思和作者的人格魅力。               (情感目标) 
 
(四)教学重点 
    1、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层层说理,运用排比,双重否定句进行说理的技巧。 
(五)教学难点 
   挖掘教材通过“人和”渗透的儒家文化思想及作者的人格魅力。 
三、 说教法学法 
教法: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范读引领、 
       设疑点拨,提示背诵上。 
    学法: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分析法等,由浅层次的疏通文意深入到探究作者的说理技巧及写作意图。概括说,就是“熟读精思”。 
 
四、说教学设计 (另附) 
 
五、说教学过程  (另附教案) 
 
六、说板书设计 
主要体现文章的结构,在第二个板块里生成,便于帮助学生背诵。 
 
                攻方失利      天时不如地利 
        举例                                  战争 
                守方失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仁政 
                                                      失道寡助 
                 域民 
         道理    固国     治国                  
                 威天下 
 
 |   |   
 
   
     
         
          | 标题: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2 | 
         
         
          | 文件大小: | 
          13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wsr20021118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