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运用(共22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第1—4题。(共14分) 
1. 根据下面这组材料,写出“清明”中“清”字的意思。(2分)  
①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清”的解释是:“朖(通“朗”)也。澄水之貌。” 
②刘熙在《释名》中这样解释“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 	解释: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题。(共8分) 
清明是多面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杜牧笔下凄凄切切的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是吴惟信眼中生机盎然的清明;“清明一到,农夫起跳”,                  。无论是慎终追远、郊游踏青,还是细雨绵绵、彩虹初现,亦或是春风送暖、杨柳依依,都是清明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惊喜。 
为了【  】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春游健身和插柳植树活动。柳树得春气之先机,阳气最盛,古人以“插柳”避疫驱邪,又赋予其“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蕴。后来,清明插柳之风逐渐发展为植树造林之举,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自唐宋以来,清明还有多种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随着时间流逝,游艺【  】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