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4-25  |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暮春时节,学校举办“春光作伴好读诗”系列活动。九年级的同学开展了“美丽《诗经》”专题活动。 
有同学查阅资料后,写出关于《诗经》的一段文字,请你参与完善,完成1-3题。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我们从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诗经》里,依然可以找到我们今天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孟德在《短歌行》中对《诗经•郑风•子衿》的化用显得如此自然真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太白表达离愁别xù(   )的神来之笔,也语出《诗经•小雅•车攻》。 
   ○1   。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探讨研究学问,我们会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赞美崇高品德,我们会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思念之情,我们会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   。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yuán( )自《诗经•小雅•鹿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用典出自《诗经•大雅•荡》。   ○3   。 
历经三千年沧桑岁月而沉淀下来,《诗经》无需唤醒,它一直在。那些蕴藉风流的句子,道尽我们无法言说的情愫,早已       了我们的血脉,      着我们的容貌,      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诗经》中追寻民族的文化基因,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 
1.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词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离愁别(序)  (缘)自    蕴藉(jiè) 
B.	离愁别(绪)  (源)自     蕴藉(jí) 
C . 离愁别(序)  (缘)自    蕴藉(jí) 
 D. 离愁别(绪)  (源)自    蕴藉(jiè) 
2.为更加明确地表达文意,将下列各句放在文中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诗经》,它本存在于我们的诗书传承中 
 【乙】《诗经》,它本烙印在我们的家国文化里 
 【丙】《诗经》,它本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A.○1【甲】○2【乙】  ○3【丙】   B.○1【甲】  ○2【丙】  ○3【乙】 
C.○1【丙】  ○2【甲】  ○3【乙】   D.○1【乙】  ○2【甲】  ○3【丙】 
3.在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塑造    淬炼    融入				B. 融入    淬炼    塑造 
C. 融入    塑造    淬炼 				D. 塑造    融入    淬炼 
 |   |   
 
   
     
         
          | 标题: | 
          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 文件大小: | 
          271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