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6-05  |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下)一模试题 
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学校开展“自强不息”民族精神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2分)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与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相结合,逐渐积  ①  为中华民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心理素质。在古代,“自强不息”精神侧重表现在个体道德与才能的修行上,这在儒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止于至善”的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  ②  。到了中国近现代,“自强不息”精神则主要表现在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不断探索中。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最后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自强不息”使得民族和国家最终赢得了独立自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自强不息”精神则又侧重表现为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 
(1)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①奠      ②至        B.①奠     ②致    
C.①淀      ②至        D.①淀     ②致 
(2)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为(wèi)     为(wèi)       B.为(wéi)        为(wéi) 
C.为(wèi)     为(wéi)       D.为(wéi)        为(wèi) 
2.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一位同学的小论文《“贬谪文学”与“自强不息”》。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贬谪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许多文人士大夫遭贬被逐后的作品,往往更能彰显出他们高洁的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有《离骚》中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执着,又有  ①  中  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乐观自信,既有《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又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担当……由此可见,我们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这些文人士大夫的“自强不息”精神,就很有必要去读一读他们的文学作品。 
(1)根据上下文,在选文①②两处依次填入恰当内容。(2分) 
 |   |   
 
   
     
         
          | 标题: |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 文件大小: | 
          985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