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8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当涂掌事     当道,当权     B.蒙辞以军中多务  告辞 
C.有仙则名     出名,有名     D.惟吾德馨    香气, 这里指德行美好  
17.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及鲁肃过寻阳    过而能改      B.见往事耳     视而不见  
C.无案牍之劳形    劳民伤财      D.可以调素琴   众口难调 
18.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甲】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理解:本句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回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难道不简陋吗? 
理解:作者认为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表明作者对诸葛亮和扬子云的怀念。最后作者借孔子的话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9.甲文和乙文都谈到“交友”,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乙文中作者与“鸿儒”谈笑往来。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他们的交友选择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答:              
  
答案: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鉴赏(8分) 
16.(2分)B    
17.(2分)C    
18.(2分)乙   
19.(2分)答案示例:《孙权劝学》中,鲁肃因为吕蒙才学大有长进而与他结友;《陋室铭》中,作者与博学的人谈笑往来。他们的交友选择给我的启示是学习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也能提升我们的修养和品味,受到别人的尊重,更易结交良友。(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优秀的人更容易吸引优秀的人;想要跟怎样的人交朋友,就要努力先让自己成为那种人……) 
【评分标准】能结合文本内容1分,启示言之有理1分。 
  
   |